文言文里表示走的词
1. “走”在古文里怎么表示
指东向西君说得不错。
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走”可以用行、步、履、举步如:日行千里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乃自强步:就自己勉强行走。)
如履薄冰 举步轻捷 不能举步 “趋”是急走、快步走的意思。 如果表达的是快走用“趋”。
如:鲤趋而过庭。(古代晚辈不能在长辈跟前慢吞吞地走,所以孔鲤在他父亲孔子面前快步走过庭院。)
至于说“步在古文里头是现在走两步的意思”,用古话说就是“再举足为步”。举足两次在古代为一步,就是说现在的两步在古代称为一步。
但是这个步字是名词,与当动词用的步是两码事。今天还常说“步入会场”,意思是“走进会场”,这个步字是文言动词,由古汉语而来,相当于白话的“走”。
2. 表示走的词语
表示走的词语有:
溜达,闪,遛弯儿,散步,步行,奔,溜,逃,赶,前进,疾步,甩火腿,11路,压马路,踩蚂蚁漫步、散步、蹒跚、游荡、闲逛、溜达、大步流星、踱步等 。行走,前进,散步,漫步,遛弯
走:阪上走丸、奔走呼号、奔走如市、奔走相告、奔走之友
奔走钻营、笔走龙蛇、不胫而走、闯南走北、吃不了兜着走
弛声走誉、驰声走誉、大杖则走、东奔西走、东闯西走
东走西顾、东走西撞、斗鸡走狗、斗鸡走马、斗鸡走犬
贩夫走卒、飞苍走黄、飞觥走斝、飞禽走兽、飞沙走砾
飞沙走石、飞砂走石、飞觞走斝、飞书走檄、飞沿走壁
飞檐走壁、飞檐走脊、飞殃走祸、飞鹰走狗、飞鹰走马
飞鹰走犬、飞针走线、风驰云走、高飞远走、狗走狐淫
骇龙走蛇、横行直走、鸡飞狗走、疾走先得、抗尘走俗
离弦走板、鹿走苏台、落荒而走、逆阪走丸、逆坂走丸
牛童马走、弃车走林、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3. 古文中"走"的意思
含义不是唯一的,要有上下文才能准确的说明。
把所有的都列出来,你参照上下文判断吧。
走
zǒu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唐·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亲友间] 拜访,访问 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如:走遍全国
(16)
[口]∶滚开,离开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此文章仅供师生交流 请勿泄露出去用文言文怎么说?
你好!可以翻译成:此文仅供参阅论之,请勿泄矣!
祝你学习愉快!
记盗文言文
1. 《苏武传》的文言文翻译
《苏武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4313934传》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
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 *** 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
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
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
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
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
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
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
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
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
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
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
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
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
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
2. 文言文巧破盗案翻译,在线等
陈述古辨盗
陈述古密直,知(1)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2)盗者。述古绐(3)曰:“某寺有一钟,至(4)灵,能辨盗(5)。”使人迎置后阁(6)祠(7)之。引囚立钟前,谕(8)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9)祷(10)钟甚肃(11),祭讫(12)以帷(13)围之。乃阴(14)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15)。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字词注释】
(1)主管 (2)不知道哪个是真的(3)哄骗(4)非常 (5)小偷 (6)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7)供奉 (8)告诉 (9)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10)祈祷 (11)恭敬 (12)完毕 (13)围幕 (14)暗地 (15)服从
【诗文翻译】
陈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哄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强盗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那么这钟就没有声音,如果是小偷,那么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围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围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现出来了——是担心摸了钟它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小偷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不知道现在的课文中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所以把古文摘录了过来。另外有个别的不明白的可追问。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3. 文言文 以盗治盗 翻译
长安集市偷盗特别多,商家苦不堪言。
皇帝就此事征询张敞的意见,张敞认为可以禁绝偷盗。张敞上任后,登门求教长安父老。
了解到偷盗头目有几人,生活都十分富足,出门骑马,有小童侍从。乡里人以为是他们是有道德的人。
张敞全都叫来责问,于是宽贷他们的罪责,但抓住他们过去所做的坏事,让他们去抓小偷来赎自己的罪。偷盗头目说:“如今一旦叫他们到京兆府,恐怕各个小偷都会害怕,愿一切交给我们来安排。”
张敞把偷盗头目都任命为役吏,送他们回去。他们摆了酒席,小偷们全都来祝贺,而且喝醉了酒,偷盗头目用红褐色颜料在他们的衣襟上做记号。
官吏坐在巷口查看走出来的人,衣裾涂着红褐色颜料的就把他抓住捆绑,一天就逮捕了几百人。追究他们所犯的罪责,有的一人作案百余起,全都进行处罚。
自此以后,击鼓打官司的很少,集市上没有偷盗,皇帝嘉奖了张敞。
4. 文言文巧破盗案翻译,在线等
陈述古辨盗陈述古密直,知(1)建州浦城县。
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2)盗者。述古绐(3)曰:“某寺有一钟,至(4)灵,能辨盗(5)。”
使人迎置后阁(6)祠(7)之。引囚立钟前,谕(8)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
述古自率同职(9)祷(10)钟甚肃(11),祭讫(12)以帷(13)围之。乃阴(14)使人以墨涂钟。
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
讯之即服(15)。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字词注释】 (1)主管 (2)不知道哪个是真的(3)哄骗(4)非常 (5)小偷 (6)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7)供奉 (8)告诉 (9)同事。
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10)祈祷 (11)恭敬 (12)完毕 (13)围幕 (14)暗地 (15)服从 【诗文翻译】 陈述古密直,曾在建州浦城县当过县令。当时,有家富户被盗,丢失了不少物件,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
(陈述古)就欺哄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非常灵验,它能把真正的强盗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让人去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来放到后阁供奉着。
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那么这钟就没有声音,如果是小偷,那么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祭祀完了,用围幕把钟围起来。
然后暗暗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才叫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围幕里去摸钟。
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叫他们把手拿出来检验,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现出来了——是担心摸了钟它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小偷立即承认了犯罪事实。
不知道现在的课文中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所以把古文摘录了过来。另外有个别的不明白的可追问。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5. 张敞制盗文言文
《张敞制盗》文言文: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尽行法罚。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全文翻译 :
张敞,字子高,是河东平阳人。勃海、胶东一带盗贼猖獗,张敞自己上书请求治理勃海、胶东。皇帝召见张敞,任命他为胶东相,赐给他30斤黄金。张敞告辞皇帝到了任上,向皇帝上书提出,要治理治安混乱的郡国,没有鲜明的赏罚,就无法勉励好人、惩罚坏人,追捕盗贼有功的官吏,希望能够权宜变通,奖励比京畿三辅的更为优厚。皇帝答应了张敞的请求。张敞到了胶东,公开实行悬赏,给盗贼开生路,让他们互相捕杀来免除罪责。官吏追捕盗贼有功的,张敞开出名单报请尚书,调补任县令的有几十人。从此以后,盗贼瓦解,互相捕杀。官吏百姓生活安定,胶东于是大平。
当时颍川太守黄霸凭治理业绩第一进京担任京兆尹。黄霸上任几个月,因为不称职,被罢免京兆尹而回去颍川。于是皇帝下诏给御史:“还是任用胶东相张敞代理京兆尹。”自从赵广汉被诛杀后,接连更换京兆尹,像黄霸等几人都不称职。京城的治安也渐渐废弛,长安集市偷盗特别多,商家苦不堪言。皇帝就此事征询张敞的意见,张敞认为可以禁绝偷盗。张敞上任后,登门求教长安父老。了解到偷盗头目有几人,生活都十分富足,出门骑马,有小童侍从。乡里人以为是他们是有道德的人。张敞全都叫来责问,于是宽贷他们的罪责,但抓住他们过去所做的坏事,让他们去抓小偷来赎自己的罪。偷盗头目说:“如今一旦叫他们到京兆府,恐怕各个小偷都会害怕。愿一切交给我们来安排。”张敞把偷盗头目都任命为役吏,送他们回去。他们摆了酒席,小偷们全都来祝贺,而且喝醉了酒,偷盗头目用红褐色颜料在他们的衣襟上做记号。官吏坐在巷口查看走出来的人,衣裾涂着红褐色颜料的就把他抓住捆绑,一天就逮捕了几百人。追究他们所犯的罪责,有的一人作案百余起,全都进行处罚。自此以后,击鼓打官司的很少,集市上没有偷盗,皇帝嘉奖了张敞。
6. 宋人学盗文言文阅读
选自:《列子》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
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无不探也,未及时,以脏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
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下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无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译文: 齐国一个姓国的是首富,宋国的一个姓向的极穷,(姓向的)从宋国到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说:“我善于盗窃。一年就自给,两年就自足,三年就大丰收,从此往后,施舍到的(大)有州(小)有弄巷。”
姓向的大喜,知道了他做盗贼的话,却不知道他做盗贼的办法,于是穿墙破室,(只要是)眼睛看见的手所碰到的没有不偷的,没多久,(就)人脏并获被判罪,连他祖辈的财产都被没收了。 姓向的认为姓国的在骗自己,就去埋怨他。
姓国的说:“你是怎么做盗贼的?”姓向的就将自己偷盗的情况说了。姓国的说道:“哈哈!你偏离做盗贼的方法也太远了吧?现在我告诉你吧。
我听说天有时,地有利,我偷盗天地的时利,云雨滋润,山川孕育万物,以使我的禾苗成长,生养我的庄稼,筑我的墙,建我的房屋;陆地上我盗禽兽,水里我盗得鱼鳖,没有一样不是盗得的啊。所有庄稼、土地树木、禽兽、鱼鳖都是天地所生,哪有是我所有的啊?但是我偷盗天的就没有祸殃;而金玉珍宝、谷物锦缎财物,是别人聚集的(财物),哪是天所拥有的啊?你偷盗那些东西被判罪,怎么能怨恨(我)呢?”。
7. 范元琰遇盗 文言文阅读
原文: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祖悦之,太学博士征,不至。父灵瑜,居父忧,以毁卒。元琰时童孺,哀慕尽礼,亲党异之。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菜,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渡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译文: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元琰家中很贫困,仅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元琰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人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元琰于是特意伐木,在水沟上架了座桥,让偷竹笋的人不必渡水而过。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之人。
遽:急忙 故:缘故 具:详细 启:说出
文中范元琰对待盗者的做法 赞同是因为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 不赞同是因为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所谓以德感人
8. 用文言文对“盗”的定义
详细释义
dào
①;动;偷。《信陵君窍符救赵》:“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②;名;偷东西的人;小偷。《智子疑邻》:“不筑,必将有盗。”
③;名;强盗。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鸿门宴》:“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辨】盗,贼。“盗”和“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以叫“盗”,但一般都称“贼”。
9. 雷州盗记 翻译
雷于粤为最远郡。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②出守。舟入江遇盗。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③,而群诡为仆人④,莫能察也。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雷人相庆得贤太守,其寮属及监司使⑤,咸诵重之。
未几,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隶毋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乃能严介若此也。
亡何,守之子至,入境,无敢舍者。问之,知其禁也,心惑之。诘朝,守出,子道视,非父也;讯其籍里名姓,则皆父。子悟曰:“噫!是盗矣。”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监司曰:“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于是戒吏:以卒环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谒。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不辨也。守窘,拟起为变,而伏甲发,就坐捽⑥之。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贼数十人卒起格斗,胥⑦逸去,仅获其七。狱具如律⑧,械送金陵杀之。于是雷之人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盗也。
东陵生⑨闻而叹曰:“异哉!盗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盗也,而其行鲜非盗也,则无宁以盗守矣。其贼守,盗也;其守而贤,即犹愈他守也。”(徐芳《雷州盗记》)
[注释] ①节选自《虞初新志》。作者徐芳,清初小说家。著有志怪小说《诺皋广志》。 ②部曹:指京师各部司官。 ③持牒(dié)往:拿着公文前往雷州。牒,公文。 ④诡为仆人:诈称是仆人。诡,假装。⑤其寮属及监司使:他的部下和上级。寮属,部下。监司使,监察州郡官吏的官,在所派监察区内巡回监察,行使检举官吏的罪状的权力,必要时在监察区内设署。 ⑥ 捽(zuó):揪。 ⑦胥(xū):都,全。⑧狱具如律:按法律定案。狱具,定案。 ⑨东陵生:作者自称。
[译文]雷州在广东是最远的一个郡。祟祯初年,有一个金陵人,以部曹的身份(去雷州)出任太守。船进入长江时遇到强盗。强盗知道他是太守,就把他杀了,同时把他的随从也消灭了,只留下他的妻子和女儿。群盗让同伙中一个最聪明而狡猾的人做假太守,拿着公文前往(雷州上任),而其余的强盗装做仆人,人们都不能察觉。到达雷州过了一个月,伪守非常廉洁能干,地方出现了大治的景象。雷州人都互相庆幸得到了好太守,他的部下以及监司使都称道并很器重他。
不久,“太守”贴出告示:禁止游客,所管辖的地方不能接待一个金陵人,不然的话,即使是太守最亲密的人,也-定要治罪。于是雷州人更加信服新太守竟能如此的严格耿直。
没有多久,太守的儿子来到雷州,入境以后,没有人敢留宿(他)。他问起这件事,才知道是太守有禁令,心中很感疑惑。次日早晨,“太守”出来了,太守的儿子在路边一看,不是他的父亲;讯问“太守”的籍贯、姓名,可都跟父亲-样。太守的儿子明白了,说:“唉,这是强盗啊。”可是不敢公开说,只好秘密地把这件事报告了监司使。监司使说:“别声张,我明天请太守吃饭,并且让你出来见他。”于是使官吏戒备,派兵包围“太守”的住宅,并在吃饭的地方埋伏下武装士兵。第二天,“太守”进来拜谒监司使。监司使请他喝酒,让太守的儿子出来对证,“太守”不能辨认。“太守”很难堪,想要起来作乱,于是埋伏的士兵立刻出动,在座位上揪住了他。那些包围“太守”住宅的士兵,也攻破官署冲了进去,几十个强盗仓促起来搏斗一番,都逃跑了,只抓住了其中七个人。按法律定了案,带上枷锁,押送金陵杀了他们。于是雷州的人们才知道以前的太守不是真太守,是强盗。
东陵生听到这件事叹息着说:“奇怪呀!强盗竟能做这样的太守?现在的太守不是强盗,可是他们的行为很少不像强盗,就不如用强盗做太守了。那个贼太守,是强盗;他做太守做得很好,还胜过了其他的真太守。”
文言文表示带走的词语
1. 表示走的词语
表示走的词语有:
溜达,闪,遛弯儿,散步,步行,奔,溜,逃,赶,前进,疾步,甩火腿,11路,压马路,踩蚂蚁漫步、散步、蹒跚、游荡、闲逛、溜达、大步流星、踱步等 。行走,前进,散步,漫步,遛弯
走:阪上走丸、奔走呼号、奔走如市、奔走相告、奔走之友
奔走钻营、笔走龙蛇、不胫而走、闯南走北、吃不了兜着走
弛声走誉、驰声走誉、大杖则走、东奔西走、东闯西走
东走西顾、东走西撞、斗鸡走狗、斗鸡走马、斗鸡走犬
贩夫走卒、飞苍走黄、飞觥走斝、飞禽走兽、飞沙走砾
飞沙走石、飞砂走石、飞觞走斝、飞书走檄、飞沿走壁
飞檐走壁、飞檐走脊、飞殃走祸、飞鹰走狗、飞鹰走马
飞鹰走犬、飞针走线、风驰云走、高飞远走、狗走狐淫
骇龙走蛇、横行直走、鸡飞狗走、疾走先得、抗尘走俗
离弦走板、鹿走苏台、落荒而走、逆阪走丸、逆坂走丸
牛童马走、弃车走林、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2. 文言文中走什么意思,什么又是走的意思
文言文中走的意思为:跑,文言文中行是走的意思 例:《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话释义: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例: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白话释义: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
一、走拼音:zǒu 释义: 1.人或鸟兽的 *** 互向前移动:行~。~路。
孩子会~了。马不~了。
2.跑:奔~。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了。
这条船一个钟头能~三十里。你这步棋~坏了。
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红。~热。
5.离开;去:车刚~。我明天要~了。
请你~一趟吧。把箱子抬~。
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了。 7.(亲友之间)来往:~娘家。
~亲戚。他们两家~得很近。
8.通过:咱们~这个门出去吧。 9.漏出;泄漏:~气。
~风。说~了嘴。
10.姓。 二、行拼音: xíng 释义: 1.走:步~。
人~道。日~千里。
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始于足下。 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装。
~程。~踪。
西欧之~。 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
~营。 5.流通;推行:~销。
发~。风~。
6.做;办:举~。执~。
试~。~医。
~不通。简便易~。
~之有效。 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通知。
即~查复。 8.(旧读xìng)行为:品~。
言~。罪~。
兽~。 9.可以:~,咱们就照这样办吧。
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 10.姓。
扩展资料走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走,趋也。从夭止。
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
白话版《说文解字》:走,小跑。字形采用“夭、止”会义。
字形采用“夭、止”会义,表示小跑时人必须收腹弯腰屈背。所有与走相关的字,都采用“走” 作边旁。
走汉字演变: 走相关组词: 1.走嘴[zǒu zuǐ] 说话不留神而泄露机密或发生错误:她说着说着就走了嘴了。 2.走扇[zǒu shàn] 门扇或窗扇由于变形等原因而关不上或关不严。
3.走风[zǒu fēng] 泄露消息。 4.退走[tuì zǒu] 向后退去;退却:见势不妙,赶紧~。
5.走卒[zǒu zú] 旧指供人驱使的差役,现比喻受人豢养,帮助做坏事的人。
3. 表示看的词语
表示“看”的字词 一个字表示“看” 观、望、赏、瞻、瞪、瞧、盯、睹、瞅、睬、瞩 瞄、视、瞟、睨、看、瞄、仰、摆,瞥、探、眺 两个字表示“看” 俯视、看见、环视、环顾、俯视、鸟瞰、看护、远望、远眺、仰望 瞻仰、注视、端详、蔑视、浏览、窥视、轻视、照看、怒视、探望 视察、回眸、注视、观察、眺望、瞻仰、俯视、打量、欣赏、环视 偷窥、窥视、注视、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 环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 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三个字表示“看” 瞟一瞟、看一看、望一望、瞧一瞧、瞄一眼、盯一眼 瞅一瞅、瞧一眼、看一下、瞟一眼、瞧一下、望一会 望一望、探一探、赏一赏、观一观、瞥一瞥 四个字表示“看” 矮人看场、矮子看戏、白眼相看、打狗看主、佛眼相看、刮目相看 狗眼看人、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看风使船、看风驶船、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看家本领、看家本事、看景生情、看破红尘、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看人行事、看杀卫玠、看朱成碧、冷眼静看、另眼看待 另眼看戏、另眼相看、面面相看、马上看花、青眼相看、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拄笏看山、拄颊看山、走马看花、矮人观场、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悲观厌世、憨骸封缴莩剂凤烯脯楼傍观者清、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炳若观火、从壁上观、迟徊观望、迟回观望、侈人观听 粲然可观、察言观色、察颜观色、迟疑观望、察言观行、东观续史 东观西望、达观知命、东观之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量齐观 洞若观火、洞如观火、东望西观、大有可观、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返观内照、隔岸观火、观场矮人、观风察俗、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观机而动、观机而作、观貌察色、观眉说眼、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观望不前、观往知来、观形察色、观衅伺隙、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观者如堵、观者如垛、观者如市、观者如云、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静观默察、借镜观形、镜里观花、燎若观火、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明若观火、旁观者清、跑马观花、凭轼旁观、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束手旁观、烧犀观火、水月观音、叹观止矣、探观止矣 叹为观止、蔚为大观、兴观群怨、袖手旁观、雄伟壮观、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眼观六路、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眼观四路、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洋洋大观、作壁上观、坐观成败、坐井观天、走马观花 侏儒观戏、作如是观、掌上观文、掌上观纹、东张西望、虎视耽耽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前俯后仰、左顾右盼、探头探脑、极目远眺 高瞻远瞩、昂首望天、瞻前顾后、一览无余、管中窥豹、面面相觑 坐井观天、侧目而视、察言观色、一目十行、见异思迁、探头探脑 举首昂视、望穿秋水、见貌辩色、一望无际、登高望远、鼠目寸光 多个字表示“看” 不看僧面看佛面、看人下菜碟儿、远来和尚好看经、听其言而观其行、坐山观虎斗、观今宜鉴古 表示走的词语有: 溜,走,跑,逛,遁,逃,退 步行、慢步、散步、徒步、行走、散步、遛弯、溜达、踯躅、徘徊、徜徉 奔波、奔忙、造访、拜访、蹒跚、游荡、踱步、闲逛、奔走、走访、造访 离开、前进、挪动、漫游、倒退、迈步、踏青、行军、逃窜、直奔、爬山 跨越、逃走、翻山、赶路、疾步 奔走相告、行色匆匆、马不停蹄、大步流星、走为上策 阪上走丸、奔走呼号、奔走如市、奔走相告、奔走之友 奔走钻营、闯南走北、东奔西走、东闯西走、东走西顾 东走西撞、飞檐走壁、高飞远走、横行直走、落荒而走。
文言文急表示什么
1. 古文中的“急”是什么意思
用处不同,意思也不同。
紧,紧缩
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急躁,着急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
2. 急:古文哪个字表示“走”
走 walk;go;pad;track;wend; 走 zǒu (1) (会意。
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
本义:跑) (2) 同本义 [run]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
――《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
――《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
――《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
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flee]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
奔向某地 [go;tend to]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唐·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
――《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
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leak out]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lose]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walk;go] 。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follow]。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亲友间] 拜访,访问 [visit]。
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travel]。如:走遍全国 (16) [口]∶滚开,离开 [blow]。
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change]。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走 zǒu (1) 泛指兽类 [beast]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
――汉·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wheel]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servant]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
――《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走八字,走八字儿 题或举动超出适当尺度 走背运 zǒu bèiyùn (1) [be unlucky;be out of luck;have bad luck] 碰上不好的运气;倒霉 没想到他吃了冤枉官司,走背运啦 (2) 也说“走背字儿” 走笔 zǒubǐ [write rapidly] 用笔很快地写 走笔疾书 走边 zǒubiān [side walk in darkness] 武戏中表演夜间潜行、靠路边疾走 走步 zǒubù (1) [walk with the ball]∶篮球比赛中的一种犯规动作,抱着球走 (2) [walk][方]∶迈步走路 刚会走步的幼儿 走道 zǒudào 这个答案不是全的··我有全的·· 对··行的本义:道路··。
3. 古文哪些字表示肯定或一定
"夫””盖”
固定句式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
4. 形容人着急的文言文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六神无主 十万火急 坐立不安
急不可耐,忙忙,急如星火,急得团团转,
急燥。着急。焦急。急切。急不择言, 急扯白脸 ,急煎煎,急如风火,急如星火
心急火燎 心急如焚 六神无主 十万火急 坐立不安
急不可耐,忙忙,急如星火,急得团团转,
~燥。着~。焦~。~切。急不择言, 急扯白脸 ,急煎煎,急如风火,急如星火
坐立不安、心急火燎、心急如焚、如坐针毡、迫不及待、寝食不安
5. (急)“为”在古文中有哪些解释
/zxyw/Article_Show?ArticleID=4083
⑴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⑵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
⑷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
⑸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⑻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
⑽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6. 急
1.在朝堂之上设置“九宾”的礼仪,(我)才胆敢献上和氏璧。设:设置、设下;九宾:古代外交的最高礼节;乃:才;敢:敢于胆敢。
2.张亮这才进入,(把所知道的)一一告诉沛公。乃:才;入:进入;具:具体;告:告诉。
3.请(你)估计我回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度:估计;至:到达;乃:才;入:进入。
4. 你不要忘了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尔:你;其: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无”通“毋”,不要。
5.侯嬴(我)本是夷门的守关人。乃: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6.螃蟹有八只脚,两只螯足。跪:脚、足;而: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螯:蟹的第一对足,形似钳子。
7.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余:第一人称,我;欲:想要,打算;还:回去,返回;而: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于:从。
8.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选择好的意见。简、择:选择。能:有才能的。之:前一个“之”指代前面有才能的人,后一个“之”指代好的意见;从:采纳。
9.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青、蓝:颜色;取:提取;之于:从……来;而:表转折,却;胜:更加。
10.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通俗说就是听从我来指挥)就好了。诸君:诸位、大家。而: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使。瞻:看;予:我的。可:可以。
11.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找你算帐的。而:代词,你的;翁:父亲;归:回来;自:自然;汝(……),你。
12.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因:由……带领。
13.请求让(你)用剑舞蹈,然后趁机击杀沛公在他的座位上。请:请求;以:用:因:有连续的意思,可以译为“然后”“就”。此句为状语后置。
14.依靠别人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是不遵守仁道的。依:依靠;人:别人、他人,这里指别的国家。弊:伤害;之,只待前面的“人”即“别的国家”。仁:仁道
15.我根据天姥山的传说梦游到了吴越之地。因:根据;梦:梦游。
16.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要顺着时势的发展趋势来有利的方面去引导它。善:善于;战:用兵;因:顺着……的方面。势:形势;而:表顺连;利:有利;导:引导。
17.,(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因:顺着;利:有利的形势;乘:凭借。
18.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留:留下;遗施,也做“遗迤”指馈送的钱或物;于:从此以后;会:再会,相会。
19.承接原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蒙:继承,承接;故:原有的;因:沿袭;策:策略。
20.蔺相如乘机拿着和氏璧退到(柱子边)站着。因:正规语法应该为“于是”,但是有些地方会翻译为“乘机”;却:退。
我要收钱给你补课……
7. 急:文言文
1 若
如同;像 [like; as if]
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贤中》
肌肤若 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
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假如;如果 [if]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若反国,将为乱。——《史记·赵世家》
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你 [们] ;你 [们] 的 [you;your]
若,汝也。——《小尔雅》
惟若宁候。——《考工记·梓人》
若则有常。——《仪礼·士昏礼记》
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若不恭命。——《墨子·明鬼下》
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国语·晋语四》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是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3 斯
则。就 [then]——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4 之
的:臣之妻私臣 辍耕之陇上
5 特
独特,特异;突出;特别[special;particular;out of the ordinary]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韩愈《伯夷颂》
何其无特操与?——《庄子·齐物论》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臣超区区,特蒙神灵。——《后汉书·班超传》
只,仅,不过 [only]
特以诈佯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特示故人。——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特自皇古迄今。——[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特为变至微。
6 修
长 [long]
修,长也。——《广雅》
德惠修长。——《史记·秦始皇纪》。索隐:“修亦长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巨身修尾。——《聊斋志异·促织》
庞然修尾。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机不可泄露+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天机不可泄露一般指天机不可泄漏。 世事皆由上天安排,事先不能泄漏,否则容易后患无穷。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时老先生尚不曾高发,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晚生就预先回避了。”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