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泄露事件_湖南多名学生信息泄露

hacker|
477

学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新华社武汉11月23日电 题:身份证号泄露“身份”,怎样公示才能保护好学生个人信息?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冯国栋 廖君 陈俊

近日,部分高校在网站公示大学生奖学金、特困生补助等信息时,透露学生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这一做法引发社会关注。有人担心,这些信息如被不法分子利用,将把大学生暴露于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中。网络时代,人人关心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才能受到保护?

多地学校师生身份证号被“曝光”

今年10月,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农业与区域发展、旅游管理4个专业的5位硕士研究生获得2017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校在网站上公示了这份审批表,公示时间长达半个月。在审批表“基本情况”一栏,除了荣获奖学金研究生的姓名、出生年月、学号等信息外,还有学生的个人身份证号码。公示信息如此详细,这引发外界关注。

17日,武汉轻工大学悄然将这些含有学生身份证号的公示信息从网站撤下。记者发现,高校公示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透露学生个人身份信息的情况,并非仅发生在湖北高校。

长沙医学院在公示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两份初审名单时,显示了109名贫困大学生完整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两份名单表的公示截止日期均为2016年10月。但在公示期满后,公示继续公开了一年多的时间。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官网公示的《2014年学业奖学金获奖推荐名单》包含了88名学生的身份证号以及银行卡号。2014年12月21日公示期结束后,这份信息继续公开了近三年。

22日又有媒体报道,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教育部门官方网站同样存在公示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情况,仅2017年就公开了347名师生的完整的身份证号。这些信息来自贫困教师受助对象、中央彩票公益金“滋惠计划”受助学生等等。

涉事校方:确有不妥,但不违法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老师有关负责人回应:“学校撤掉这份公示,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公示期已结束,按工作要求进行撤除;二是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校已经要求研究生处和经管学院等部门,注意保护好学生的个人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最新修正本)第十九条,机关单位或金融、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公示中包含学生身份证号等信息,是否违法?对于这一问题,武汉轻工大学校方认为,做法确实存在不妥,但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进行公示的初衷,是想确保国家奖学金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为这个奖学金涉及每一位申请人和学生群体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为了更好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无意间透露了身份证号等信息。

武汉轻工大学校方表示,“公示”和“泄露”是两种出发点完全不同的行为,一种是出于集体利益的需要,一种为了获取非法个人利益,两者本质不同。相关法律的条款,主要是针对一些部门内部人员为了获取非法所得或者其他非法目的,有意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学校做法没有明显触犯法律法规。

个人信息如何加上“安全锁”

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关键词。围绕个人信息,出现了人肉搜索、财产公示、电信网络诈骗等新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时代,几乎人人都想要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如何才能加上“安全锁”?

上海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牧指出,个人信息公开应建立在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一方面应完善信息公开中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配套明细法规,建立公民个人可以公开的事项清单及信息公开内容的限制清单;另一方面应完善信息公开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审查机制,规范信息公开工作程序,限制权力,防范任性。

李牧表示,个人信息应当获得法律保护,已经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但是,各国却制定了不同的保护途径和方式,以寻求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信息共享之间的平衡。在我国,由于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急需从立法层面得到解决。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1日向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发出预警,要求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严禁公示“个人敏感信息”,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制度,在奖助学金等评定环节,不能将学生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公示。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要求,在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在公示学生受助情况时,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隐私;在宣传学生励志典型时,应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在发放资助物品时,鼓励采用隐性资助方式。

聚焦个人信息安全:超八成网民因信息泄露受不良影响

一批新规6月起施行 加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河南一高校通报学信网信息被泄露,学生信息被泄露后可能面临哪些危险?

河河南一所高校出现了学生信息泄露的问题当时的学校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是赶忙进行了彻查,第一时间对各种部门进行了调查要求快速地查清事实及时的做出回应给学生们一个合理的答复。那么学生的信息被泄露之后都有可能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呢?首先就是可能有不法分子用学生的信息来进行贷款,或者说是经常受到一些莫名的机构打来的电话。

河南一高校通报学信网信息被泄露

河南一所高校里出现了学生信息泄露的问题当时学校知道这一件事情之后也是非常的生气立马进行了第一时间的调查,要求快速的调查清楚这一件事情及时的给学生们一个合理的答复,经过调查显示确实有部分的学生信息出现了被盗的现象,针对这一个事情学校的有关部门已经是向当地的派出所进行了报案立案调查。

学生信息被泄露后可能面临哪些危险?

那么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比较好奇学生的信息一旦被泄露了之后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呢?首先就是学生的信息在被泄露出去之后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拿来进行贷款,因为你的信息已经被泄露出去了只要有这些信息之后不法分子就有途径用来借助你的名义去贷款,除此之外比较轻的就是我们可能会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总是会给我们推销各种各样的东西。

温馨小提示

所以大家平时在网上购买任何东西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把自己的信息给抹除,并且学校里填写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除了老师让必须填写的以及学校必须填写的信息之外像其他学长学姐让你帮忙填写的那一种报名表之类的东西千万不要填写,因为有可能会让你的信息泄露。

在校学生信息泄漏“被就业”问题,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被泄漏出去的?

应届毕业生总是会给各大公司投简历,这些简历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然后学生的信息就被泄露出去了。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向正规的公司投递简历,还要发给公司的官方招聘邮箱。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也要查一下自己的个税信息,如果发现自己被某一家陌生的公司录用了,就应该立即告知学校。

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呢?

学校肯定是不会贩卖学生个人信息的,并且学校还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的就业,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率,所以这件事情可能是有心人在操作。比如说学生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不小心被皮包公司蒙骗了,就有可能让自己的信息被公司贩卖出去,在求职市场上流传。而一些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会将这些学生的信息录入自己的系统,然后编撰一些工资上的信息,以此躲避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检查。

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呢?

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学生也不要惊慌失措,可以立即联系辅导员,辅导员会将这个事情报告给学校的就业部。因为学生的私人信息居然被公司盗用了,中间肯定是有层层的利益链条,是很值得深究的。只要相关部门介入调查,那这件事情就能真相大白,也能让学生保持应届生的身份,而不是被就业的社会人士。现在光明底下是藏着很多黑暗面的,刚出学校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对于自己私人信息的保护。在找工作的时候,学生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欺骗了。

总结

公司招聘应在毕业生是有一定的补贴的,所以很多公司就想盗用应届生的信息,以此来获得补贴或者躲过部门的核查。这种做法是毫无道德底线的,也应该彻底的禁止。

多所高校官网泄露学生隐私信息是怎么回事?

近日,相继披露了吉、湘、鄂、浙、闽、苏、桂、陕等多所高校官网存在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11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接获读者爆料,各地高校网站泄露学生身份信息的情况依然存在。

比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团委学生处于2017年10月18日在学院官网发布了一份《2016-2017学年奖学金公示名单》。这份名单中公示了328名学生的姓名、完整的身份证号等信息,公示期是2017年10月18日至2017年10月24日。不过,查询发现,截止11月20日中午,该名单仍可以在该学院团委学生处官网上下载。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团委学生处于2017年10月18日在学院官网发布了一份《2016-2017学年奖学金公示名单》。图片系澎湃新闻基于保护隐私需要打码,原页面没有打码。

再比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2017年10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2017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公示表》。这份公示表将34名学生的姓名、学号、完整的身份证号等信息悉数公布。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尽管该表格的公示期已过1个月,但仍然能通过学校官网供人浏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2017年10月1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2017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公示表》。图片基于保护隐私需要打码,原页面没有打码。

除山东和四川两省外,查询发现,贵州一些高校也存在官网泄露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

比如,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官网于2017年9月28日公布了《安顺学院体育学院2017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名单公示》。这份文件公布了15名学生的姓名、学号、完整身份证号。

10万条中小学生个人信息遭泄露,这背后到底是何人所为?

信息泄漏这种事一直被大家提及,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我国也将恶意泄漏、买卖个人信息作为犯罪行为列入刑法,但是信息泄漏的事件依然猖獗。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被泄漏我们是司空见惯了,还在读小学、中学的学生的个人信息也被泄漏是怎么回事?在珠海,警方就发现,有10万条学生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这已经算是比较大规模的泄漏事件了。

谁在买卖这些个人信息?

这些个人信息之所以会有买卖,就是因为这些信息是有用的。中小学生虽然个人兜里没有钱,但是他们的爸妈有。有了他们的个人信息,各种各样的卖课机构就能够找到他们,推销课程,达到赚钱的目的。

和以往通过打广告、提高曝光度这种高成本的宣传方式相比,购买学生的个人信息,精准推销的成本要低很多,但是涉嫌违法。据警方透露,这些个人信息是由一些学校内部系统管理人员泄漏出去的。学校的内部系统、供学生使用的软件上就记录了学生的个人信息,这些拥有最高权限的管理人员,为了蝇头小利,将信息卖给需要的卖家。

信息泄漏应该引起重视

个人信息属于隐私,即使是学生的老师,都没办法对学生的信息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一个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却能够比家长还了解学生,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学校内部也要做好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责任,学生和家长是无条件信任学校的,要是学校先出了问题,那么学生和家长就很无奈了。

还有,对待信息泄漏这种案件,我希望法院可以严判、重判,违法成本高,那些人才不敢铤而走险。

男子伪造14份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快递小哥“截胡”,考生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说到资料泄露,我觉得这在生活中再正常不过了,法律上说什么保护个人隐私,那都是一种摆设,我是经历过很多这种情况。你买个房,也会有很多诈骗电话说交税之类的,买个车,就打电话说可以办退税,就连你注册个证券账户,反正也是各种股票推荐不断,总之,只要你在某个网站上有留下了信息,之后就会被泄露出去,被不法份子利用。

所以说到高考信息被泄露,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之前不是也有人反映考研信息被泄露吗?每年高考可是一块肥肉,每年都是几百万的考生,那些不法分子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市场,而且刚考完的考生和家长,都会特别关注这个成绩与录取情况,利用他们的急切心理,很容易诱导上钩的。

那些不法分子索取这些考生信息,无非就是三种渠道,一是利用黑客入侵学信网,盗取资料,这种是需要一定的技术,获得的资料都非常精准,直接面对考生,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成员信息,甚至考生的所有档案,想想都觉得可怕。

二是内鬼泄露的资料。顾名思义,就是有些内部工作人员,缺乏道德底线,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故意把资料泄露给外部人员,谋取利益。之前也有新闻发布说抓了80多名所谓的“内鬼”,他们涉及多个行业,有电信,电商,教育,证券等等,泄露的资料从几十条到几千万条不等,这个数据太可怕了,我觉得抓到这样的人,一定要严惩不贷,这个放到以前,就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

三是不法分子通过各大网站搜集得来的,比如一些教育培训网,或者外卖网,电商网站等等,他们去搜集这些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归类。

所以,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现在网络很方便,但是危险也处处在,平常千万不要在不知名网站留下个人信息,还有手机上网时,一些陌生链接尽量不要去点击,你的好奇也许会害了你,另外大家也要多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